高三历史「考点详解」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命题趋势】 (2020·全国II卷,29)武装起义 (2019·全国Ⅱ卷,29)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9·全国Ⅱ卷,30)解放战争后期中共的探索 (2018·全国Ⅱ卷,30)中国抗日凭据地生长的影响 (2018·全国Ⅰ卷,30)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列强的态度 (2017·全国Ⅰ卷,3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17·全国Ⅲ卷,30)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外交政策 (2016·全国Ⅰ卷,30)抗战时期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特点 (2016·全国Ⅱ卷,29)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土地革命的影响 (2015·全国Ⅰ卷,29)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特征 (2015·全国Ⅰ卷,30)国民政府的持久防御作战【考点考向】 考向一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降生和国民大革命【知识衔接】 1.五四运动 (1)原因: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基础原因) ②引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外洋交的失败。(直接原因、引火线) (2)经由: 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 先锋、主力:学生 运动中心:北京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民贼”(具有反帝反封性质);“还我青岛”;“破除二十一条”) 第二阶段:6月初以后 主力军:工人 运动中心:上海 (3)效果:取得开端胜利 ①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撤职了亲日卖民贼的职务。(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③中外洋交接表团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①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运气动。 ②各阶级的作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流传,为中共建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④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原因: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⑤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精神内在:爱国、民主、科学、进步); ⑥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流传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⑦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2.中国共产党的降生: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所在:上海、嘉兴(毛泽东到场了集会,陈独秀没有亲自到场集会) (3)中共“一大”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设无产阶级专政。③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向导工人运动。④建立中央向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4)中共的降生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面目一新。(新向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前途—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3.国民革运气动(1924—1927): A第一次国共互助的实现 (1)配景: ①“打垮列强除军阀”成为时代的要求。 ②工人运动的失败,中共认识到革命统一战线的须要性。
③孙中山多次革命的失败,认识到人民气力的伟大,同意与共产党互助。 ④共产国际的资助。 (2)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①时间、所在:1924年,广州 ②决议:同意共产党员以小我私家名义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互助)。
(3)国共互助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4)影响: ①国共互助实现,标志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设; ②推动了国民大革运气动的兴起和生长。 B北伐战争——国民革运气动的热潮 (1)时间:1926——1927年 (2)北伐目的:打垮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3)工具: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结果:1927年头,直捣南京、上海,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生长到长江流域;扑灭了吴佩孚、孙传芳部的主力,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极重攻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国民革命效果:失败 (1)失败标志: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划分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互助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运气动失败。 (2)失败原因: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厘革命 ;帝国主义的干预干与破坏。 主观:中共犯了右倾时机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向导权。
(3)教训:要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尤其是武装的向导权。 (4)国民革命的意义: ①国民革命是由国共两党配合向导的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性质); ②它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极重攻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考向二 国共的十年坚持【知识衔接】 1.南昌起义: (1)配景:大革命失败的凄惨教训,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2)时间:1927年8月1日 (3)向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
(4)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向导武装斗争、建立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八一建军节由来) 2.八七集会 (1)配景:大革命失败,革命处于低潮,为挽救革命,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集会,即“八七集会”。 (2)内容:①集会清算了陈独秀右倾错误;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目标; ③决议秋收时发动秋收起义。
(3)意义:它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晰前进的偏向。 3.井冈山革命凭据地的建设: (1)配景: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湘赣界限秋收起义,原计划三路攻打长沙,因敌人势力强大,起义失败。 (2)概况: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凭据地—井冈山革命凭据地。
(3)意义:①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凭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盘据”的星星之火。 ②从实践上开发了“农村困绕都会”的正确门路。 4.土地革命 (1)依据:八七集会的决议 (2)前提: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建立井冈山凭据地,到1930年,全国建设十几块农村革命凭据地。 5.红军长征: (1)原因:博古、李德等的“左倾”错误(根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因),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出发所在:江西瑞金 (4)竣事:①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竣事。 (5)意义:①破坏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③开始了革命新局势。 【门路:瑞金-湘江-遵义-赤水-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甘肃、陕西】 6.遵义集会:(1935年1月) (1)时间所在: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2)内容: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错误门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等人的军事指挥权。 (3)意义:①竣事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毛泽东为焦点的党中央的正确向导。 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明白决自己的门路、目标和政策问题)。 考向三 抗日战争息争放战争【知识衔接】 (一)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 1.九一八事变: ①配景:a.日本早已制定的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 大陆政策 ”; b.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极重攻击日本,日本企图对外扩张来挣脱经济危机; c.中国国共内战,给日本侵略提供可乘之机; ②概况:1931年9月,日本炮轰东北驻军,占沈阳。不到半年,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1932年,日本培植的伪满洲国建立。 ③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 2.七七事变: ①概况:1937年7月7日,日本进攻卢沟桥。
不久,北平、天津失陷。 ②影响:标志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二)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南京陷落,日军对南京举行了六周的杀戮,30多万人被杀害。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头,日军对河北省丰润县__潘家峪__村民举行残酷屠杀; 3.侵华日军发动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罪行:日本在东北建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队伍,用中国康健活人做实验。受害者三千以上。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 1.基础原因:日本扩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历程:①1935年中共瓦窑堡集会确定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目标。 ②1936年西安事变的宁静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至宁静,由破裂坚持到互助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开端形成。
③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揭晓《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要反抗暴力。凭据国共两党协议,将中国西北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又把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④1937年9月,国民党宣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互助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设。
3.特点:广泛的民族性、阶级性 4.互助方式:党外互助(两党划分向导的两种政权、军队的互助)。 5.作用: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告捷利的基础保证。 (四)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 1.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A. 防御阶段:(1937.7-1938.10) 1)淞沪会战:(“八一三”事变后举行) 时间:1937年8-10月 意义:打破了日军三个月死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姚子青营坚守宝山县城;谢晋元团坚守四行堆栈) 2)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期间举行) 重要战役:平型关战役,(八路军115师在林彪率领下同日军在平型关鏖战,取告捷利)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意义:国共互助抗日的范例。 3)徐州会战: 时间、指挥者:1938年春,李宗仁 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中国军队的最大胜利,歼敌1万多人。
(4)武汉会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效果都失败了; 失败原因: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门路(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而没有发感人民群众); 但正面战场的英勇反抗,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庞大孝敬。 B. 相持阶段:(1938.10-1945.7) 1)枣宜会战:1940年5月,国民党第33团体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2)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建立: 1942年1月,蒋介石出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随后,中国远征军开始入缅作战。 2.共产党组织的敌后抗日斗争:(抗战的中流砥柱) (1)政治:努力提倡建设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军事:①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洛川集会,制定全面抗战门路。
②今后,八路军、新四军纷纷开赴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设敌后抗日凭据地,变敌人的后方为抗日的前线。 ③1937年陕甘宁革命凭据地改称为陕甘宁边区。晋察冀凭据地是第一个敌后抗日凭据地。
④百团大战:概况: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域举行百团大战。(特点:破袭战,破坏日军在华北的交通线和据点) 意义:它是相持阶段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极重攻击了日军侵略气焰。 (3)敌后战园地位:中共向导敌后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是敌后抗战的指导中心。
(五)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职位: (1)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签署投降书。
(9月9日,中国战区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2)胜利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全民族的抗战(基础原因)。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③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一定以失败了结。
(3)历史职位(意义): ①它是近代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阻挡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②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但没有竣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 ③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庞大孝敬。
④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职位。(体现:收回宝岛台湾;成为团结国 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等) 八、解放战争 1.内战的发作: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发作。共产党先破坏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后又破坏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战略抨击(47.6—48.9) (1)条件: ①解放军破坏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敌我双方气力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②解放区土改的举行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努力性。 (2)标志:1947.6,刘邓雄师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抨击的序幕。
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时间:1948.9-1949.1) (1)配景:敌我气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2)概况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1)渡江战役(1949.4.21-23) ①配景: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海内宁静协定》上签字,北平和谈破裂。 ②解放军占领南京:4月23日,意义: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③进军全国,追歼残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海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破裂的历史今后竣事,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降生。
②国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世界意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式,壮大了世界宁静、民主和社会主义气力,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思想: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详细实践相联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本文关键词:高三,历史,「,考点,详解,」,近代,中国,的,【,betway东盟体育
本文来源:必威一betway088-www.zhouyi3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