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谭健将军:做好新闻事情的5种素质要求
泉源:军报记者微信克日,解放军报社原总编辑谭健受邀赴湖南师范大学,以《我的新闻人生—谈谈做好新闻事情的5种素质要求》为题做讲座。五种素质与三个原则我对五种素质的选择秉持这么三个原则:第一,这个五种素质是从小我私家这么多年的履历体会中总结出来的;第二,这五种素质,其中有的具有一点前瞻性,现在还可能不是特别彰显,可是它可能在以后的新闻生长中特别突出;第三个方面就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不能太缥缈,抓不住。所以我就凭据小我私家的履历教训,总结出五个方面,就是要做好新闻事情,必须关注和做好准备的五个方面素质。
1确立自己的政治视野可能有的同学一听“政治视野”就会皱眉头,似乎听到“政治”这个词就不大感兴趣,其实这是错的。我说的这个“政治视野”,跟西方政治学的“政治”二字有一定的关联,但不完全一样,跟我们现在平常所说的“顾大局、守纪律、讲政治”的这个政治也有关联但也不完全是。那么我说的这个政治视野是什么观点呢?这个政治,它不是西方社会那种争权夺利的政治,也不是谁人钩心斗角的政治,也不全然是我们现在“顾大局、守纪律、讲政治”这个政治,我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这个政治视野的,因为政治吧,大家可能对政治学有所相识的人都知道,那么“政”它主要是一个偏向和主体,“治”主要是方法手段,是这么一个明白。固然这个政治界说,在现在为止,不管是中国也好,西方也好,都没有一个规范的或者说公认的界说。
“政治视野”这个词是我杜撰的,可是我以为在这么多年的新闻事情实践中,这个工具太重要了,所以杜撰就杜撰吧。政治,它是一个很高端的玩意儿,政治这个词岂论是德语也好,法语也好,都来自于希腊语,那么希腊语来自于什么工具呢?它最原始的意思是指城堡,最早是一个城堡的意思,那么西方谁人时候,为了作战需要它把城堡建到山顶上,是一种防御工事,也就是说建到山顶上的城堡能够居高临下,能够高屋建瓴,能够看得很远,这对防御性是很重要的。那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把政治当成一种上层修建,它也是一种高端的工具,那么我就取这个意思,就是说不管是中国的也好,西方的也好,政治界说纷歧致没有关系,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一致的——居于高端,就是说只有这个工具能够抬高你的站立点,也只有这个工具能够开阔你的视野,就是你能站得很高,看得很远。
有了政治视野之后,你做新闻事情就完全纷歧样了,这个工具最早我是在没有做新闻之前体会到的,做了新闻之后,体会就越发深刻了。举例说明构筑政治视野的重要性我举一个例子,我那时候还不在解放军报社,在原总政办公厅事情,或许是副连职,其时这么低条理的职务到总政办公厅事情的险些就没有,为什么呢?遇上我是第一届大学生,很稀少,资源稀缺,所以其时就不管你行还是不行,“啪”就把你调到总政办公厅去了。
到总政办公厅之后,有时候打下手到场他们一起搞质料,搞首长讲话,搞文件。我们其时有个研究室主任,那是其时公认的妙手。有一次,宣传部、组织部、守卫部三个部的质料到总政向导那儿全都打回来通不外,都找到这个主任,说你能不能出出点子,帮我们改一改。
这个主任也不客套,他跟我说:“今天我同时指挥三场战争,组织部一场,宣传部一场,守卫部一场。”实际上是教他们怎么修改,按他的一改,马上一送审就通过了。
有一次私下我问他,“主任,你怎么这么厉害?”他说,“小谭呐,哪是我厉害呀,我有什么厉害?他说窗户纸捅破一钱不值”,我说:“什么窗户纸啊?你跟我说说。”他说简朴得很,我打个很粗俗的比喻,你们都站着撒尿的,我是骑着马撒尿的,你说谁比谁撒得高啊?你撒得过我吗?这个例子很粗拙,但我听到的时候确实有点醐醍灌顶的感受。为什么呢?他说:“你看,宣传部写质料,组织部写质料,另有守卫部写质料,都站在业务部门的角度去写,这怎么行呢?总政治部给你这么大的平台,给你这么大一匹高头大马你不爬上去、骑上去,却站在自己的平面上,那么,你是副连职,你这个质料就是副连职的水平,你是团职干部,你就只能写出团职干部的水平。
一旦你受领任务,首长讲话也好,质料文电也好,千万不能谦虚,赶快爬上总政这个高头大马,全军政治事情的领帅机关啊,你只要爬上去,再思考问题,再提要求,那就是高端的工具,它就是总政治部主任水平。”其时我还没搞新闻之前,就履历这么一出,特别印象深刻。我走上新闻岗位之后,这个事深深印在脑子里,在写作的历程中,其实我也是这样做的,我今天受命写文章,不是代表我小我私家,是代圣人立言,代圣人立言你就是圣人,你就要举行角色转换,你就要把自己转换成圣人。
所以我谁人时候在军报评论部,干了十一年,当了六年的评论部副主任,五年的评论部主任,我只要写评论,那我就不客套了,我就是把自己当做总政治部主任,我就是把自己当总政治部,我就是这么干的。所以说政治这个观点,它是一个很高端的工具,你一定要确立这么一个工具,你在写文章的历程中,高点才立得起来,才气高岸深谷而不小肚鸡肠,这是重大的一个区别。
你们一定要确立这个工具,而且我还要强调,要确立自己的政治视野,别人的政治视野你是不能现成拿过来用的,你要构筑自己的政治视野,一点一点地构筑。你不构筑起来这个政治视野,你在做新闻的历程中,始终做不大气。
确立政治视野,以小见大,勺水兴波这个政治视野在西方,他们虽然不这么提,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干的。你像西方社会总是指责我们似乎是把文学、艺术政治化,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指责我们把新闻政治化,因为他自己也认为新闻就是政治的一部门。
李普曼大家都知道,美国的一个搞新闻特别有名的人,他的新闻评论影响美国总统的决议,影响国会两院的投票,他就这么大本事,原因在那里?就是他能够从政治的视角来透视美国的一切社会问题,从大到小。所以说政治这个工具很大很高端,掌握住他就能像昔人讲的:“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行夺也。
”你把大的工具立起来之后,小的工具另有问题吗?就像你建屋子一样,四梁八柱一立起来,边边角角还欠好办吗?那就很好办了。这五个方面的素质要求,把政治视野放在第一个方面,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不要把政治这个工具看成一个似乎是跟新闻无关的工具,看成一个似乎对新闻事情没有多大资助的工具,它其实很是重要。我举个例子,2012年,谁人时候刘云山当中宣部长,他提出来一个“走转改”,走下层,转作风,改文风,而且要求新闻界的向导要带头“走转改”,我其时已经当总编辑了,“走转改”,怎么走,往哪儿走,搞个什么工具。总编辑作为业务领武士,你要提供一个示范,正好那一年航母下水,在中国来讲这是个很大的历史性的事件,其时很多多少外洋媒体也好,另有我们国家的军事迷也好,都在推测舰载机什么时候着舰,因为航母下水以后,如果舰载机不能着舰,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型玩具,所以舰载性能不能着舰决议了航母有没有形成战斗力。
其时很多多少人在推测,甚至有的人说从高空拍到的照片,瞥见航母的甲板上有轮胎的痕迹,意思就是舰载机已经着舰了,都在推测这个事儿。我其时想,我要到航母上去,因为其时对这方面管控得特别严,出于保密需要什么都不让说,什么都不让报。其时我就跟水师提出来我想到航母上看看去,他们说好,那就你去吧。
因为其时航母正幸亏海上训练,它不行能为我停靠,因为停靠的用度很高的,然后水师就派了一架直升机,航行了五十多分钟,在航母上降落了,降落以后我就看了看航母的基本情况,第一天就是观光航母,投军上了航母第一件事就是认路认门,因为航母好几层,面积又大,经常有士兵出去了回不来,找不到地方,因为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很多多少通道,你都搞不清楚,所以他们就随处带我转,到各个部门转,转得晕头转向。第二天舰载机着陆,其时很是震撼,舰载机着陆的一瞬间震耳欲聋,它着舰的航行行动特别漂亮,其时造就了十多个航行员,真正能着舰的飞得好的或许就两三个,这些航行员都是从空军水师里挑的,都是很是优秀的,可是着舰还要看各人的天赋,着舰的感受很是重要。其时有一个航行员是最好的,他飞给我们看,其时飞得很是漂亮,从咱们中国航母的头上,谁人仰角,滑跃十四度。其时看完之后,我在航母上住了一晚,晚上我就想,我肯定是要写报道的,我跑过来不写报道我干嘛,我是来“走转改”的。
我其时想怎么写,想了半天一直想不出,因为你纯粹报道舰载机着舰,这个事儿太单了,那么怎么写,我其时琢磨了半天。为什么讲这个案例呢,我其时还是着眼于大的方面,从政治角度,我其时想舰载机着舰是很伶仃的事件,单独报道这个事件也可以,可是很单薄,我必须要把这个工具写的很厚重,你必须要把整个水师建设从航母舰载机着舰作为一个划时代的工具,因为已往都是近岸防御、近海防御,我一定要写出水师自从有了舰载机着舰之后,它开始走向深蓝,开始推行一个与大国利益相适应的一种军事职责,我从这个角度琢磨了半天,把题目定下来了。
航母谁人头上不是有个仰角嘛,这个仰角正好是十四度,这是为中国舰载机起飞设计确定的,滑跃十四度,是舰载机飞上去的一个弧线,我的标题定为“滑跃十四度——中国水师起飞的仰角”,我就把舰载机这个仰角作为详细的一个指代,滑跃十四度,这是中国水师走向深蓝的一个标志性的工具。就根据这个思路去写,其时就得了中国新闻奖。新闻要有一定的政治视野,那你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就事论事,而是能以小见大,勺水兴波。2建设自己的学术配景或知识配景建设自己的学术配景或知识配景的三大原因原因之一已往搞新闻有种说法,认为新闻事情是个万金油,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要懂一点,但纷歧定要深,也纷歧定要专。
这个说法现在过时了,我以为现在不是要做万金油,你还要当专家,因为现在科技越来越蓬勃,社会越来越庞大,你还是浅条理的报道,这就不适应新闻事情的需要,所以一定要建设自己的学术配景,自己的知识配景。另外从一般意义上说,我也以为应该有自己的学术配景,我们一般讲你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依托。有个成语叫负隅 顽抗,你都被逼得没措施了还要找一个角落里反抗,找一个角落内里挣扎,更况且做新闻是主动出击。军事内里另有抢占制高点,那制高点就是一个依托。
所以从一般意义上说,做新闻的人一定要有一个依托,一个学术上的 依托。举个例子,那一年中宣部组织新闻代表团去外洋会见,在加拿大举世邮报,总编辑和我们座谈,我就问他报社里学生的泉源,他说了一句话我其时特别受惊,他说我们一般不要新闻系结业的学生,我就以为很奇怪,学新闻的为何不要,他说新闻这块工具是很好掌握的,可是如果你要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好比财经、金融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你懂金融懂财经,你懂文化懂艺术,你做这方面的报道就会内行得多,就比只具备新闻类知识的学生要思考的深,要写的好,写的到位,这就是为何说要建设自己的学术配景。原因之二新闻是不是科学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新闻是科学,有人认为新闻不是科学,另有人认为是前科学,是科学但没完全形成科学,是科学的前期阶段,那么新闻自己是以报作别的行当为己任的工具,所以在这里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学术配景,没有自己的学术配景,你做深度报道不深入,做专业报道不专业。这个工具是很显着的,我们报社有许多学新闻的,也有许多是学政治学、军事学等专业的,比拼到最后的时候,有点后劲儿的,或者说写报道稍微有点深度有点分量的,一般说来还是这种有专业配景的人。
这一点大家都是新闻与流传学院的学生,在学新闻的历程中一定要建设自己的学术配景,不能说学这点新闻知识就满足了,无论以后干什么,有一定的学术配景做支撑,做依托,做新闻就完全纷歧样。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意大利很有名的女记者法拉奇,在世界上这个记者很有名,而且特别善于采访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种种名人。我们邓小平也接受过她的采访,这小我私家不是搞政治的,但她对政治的研究很是深很是透。好比说她采访邓小平的时候,她问邓小平,“在中国为什么说到四人帮的时候,大家都伸出的是五个手指头?”像这种中国老黎民都纷歧定相识的情况她掌握了。
实际上是设了一个套子让邓小平钻,邓小平马上就反映过来了,说“毛主席和四人帮是纷歧样的。”有次采访以色列总理沙龙的时候,她扛了几大袋质料,其时的沙龙是很是狂妄的,起初拒绝了她的采访,厥后他看到她背了几袋子关于他的政治方面的资料,很是感动,他说我见过许多记者,但还没见过一个记者扛了几袋政治学的资料来跟我对话的。
再还举个例子,基辛格。基辛格这小我私家是一个很智慧的人,很是有政治智慧,在国际政治上是有口皆碑的,他有次接受法拉奇的采访,法拉奇为了采访基辛格做了几个月的准备,因为她知道基辛格这小我私家物很是具有政治智慧的,欠好敷衍,要把他征服恐怕要费点功夫,她研究来研究去,抓住了几个弱点。第一,基辛格这小我私家比力虚荣,第二,基辛格急于想进入世界高端政治家殿堂。
抓住弱点后对话,基辛格为了体现自己就容易用力过猛,用力过猛就容易钻进套子里,她就问他,你作为国务卿,是否有无尼克松都一样,和此外总统互助都是一样的。他说是,实际上就贬低了尼克松,他以为我基辛格是很厉害的,你就算是傻子总统我也能扶持你成好总统。潜台词是这样的,她乘胜追击,“你是不是在美国政界说话很管用”,他说,我一般不怕冒犯人民,想说什么话说什么话,此话一说出口就忏悔了,尼克松总统很是恼怒,美国人民也很是反感,基辛格厥后说了一句话,“我这辈子做的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接受了法拉奇的采访。”你想如果是法拉奇对政治学的研究不深不透,她没有自己的学术配景,如果她就是学新闻的,或者就是学经济的金融的,对政治学不相识,对今世政治形势没有独到看法,她怎么可能成为一代大师。
原因之三另有一个原因,现在新媒体的快速生长。因为新媒体的快速、全笼罩、交互性等特点,客观上打压着传统媒体。就是说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强势攻击下,只能向深度生长,那要写出深度的新闻报道,就要有一定的学术配景,现在看,许多新媒体也在向深度生长。已往只讲新媒体怎样笼罩很广、快速很浅薄,现在它们也在开设许多深度专题专栏,向深度生长。
所以说以后搞新闻事情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在新媒体,都要有自己的学术配景,才气写出许多很深刻的工具,写出沉甸甸的新闻来,要不你就会飘浮。3要造就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敬畏感和痴迷度我们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大家都知道,可是语言文字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似乎还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新闻既然与文字打交道,那么对于语言文字的功效,一定要充实认识到。如果忽视语言文字的作用,新闻肯定是搞欠好的。语言文字有两种功效,一种是它是一种前言,一种中介,一种载体,你的思想要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要借助语言文字来记载。
所以从这一点来讲,离不开语言文字。而且语言文字掌握的熟练水平,决议了写新闻的条理。
这是语言文字第一个作用。第二个作用,根据马克思说法,思维靠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实际上是一种思维体操,因为你靠这个运转,靠这个思考,运用语言文字思考,实际上是训练你的思维能力。
举个例子,大家已往学数学的时候,学过二元一次方程,学过三元一次方程,学过对数指数。可是若干年以后,除了搞专业以外,另有几小我私家运用三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对数指数,没有。这个工具是白学了吗,不是,它训练你的思维能力了,所以西方有个学者有个说法,我其时不太明白,厥后明白了,他说什么叫人的素质,素质就是把所学工具都忘掉后剩下的工具。
就是这个意思。我其时想,我学完的工具都忘掉了,还剩下什么啊,什么都剩下不了啊,厥后我才明确,它把你的思维能力扩张了,把你的逻辑思维搞清楚了,它是一种思维体操,经由这样的训练之后,你在看比力深奥的工具的时候,你就看的懂了,你说话的时候,如果人家说蕴藉的工具,你原来不能明白现在你就能明白了,别人已往绕两个弯能明白,绕三个弯就不明白了,训练之后,绕三个弯绕四个弯你都能明白了,都能抓住别人的要点。那么语言文字也是这样的。
因为你要用语言文字思考,就训练你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你的思维条理。2012年我当总编的时候,在解放军报的记者年会上提出了一个观点,叫文字依然是王道,他们说你这点讲得太好了。其时正好是新媒体特别长脸的一年,很多多少人都认为以后文字的作用小了,似乎美文将会消失,深度报道将会消失。
神州五号发射的时候,他们看到许多记者嚼着口香糖就把新闻发到各个新闻单元去了,认为以后文字仅仅达意而已。厥后我就针对这一点就讲文字依然是王道。
举个例子,现在电视台,包罗新闻网站,做专题专栏做得最好的,背后都是文字妙手,好比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观察,谁人栏目其时首创人就是我们解放军报社原记者部主任钱刚,厥后他转业了去地方生长,所以说通常新闻搞得好的都是文字特别好的人,说穿了都是写作妙手。为何写作妙手才气搞好筹谋呢,因为他写的多,思维运转的多,他的思维体操做的好,思维条理高了,做什么都差不到那里去。除开这一层原因,语言文字自己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语言文字的水准纷歧样,出现出的文本档次也纷歧样。
举个例子,《共产党宣言》我是看了很多多少遍了,但我坦率认可,我其时不是作为政治读物来读的,我是作为很是漂亮的散文来读的,很是漂亮的政治论文来读的。开头怎么写的呢,“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彷徨,为了对这个幽灵举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员都团结起来了……“这个开头多抓人,再背一段,“为了笼络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旌旗来挥舞,可是当人们随着他们走的时候,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封建的旧纹章,于是哈哈大笑,一哄而散。”这是宣言呀,宣言是最严谨最严肃最庄重的一种文体,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笔下,把它写的文采飞扬色彩斑斓,靠什么?语言文字的魅力。我一直认为,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影响世界历史历程的几本书之一,除了它自己的科学真理性之外,与他的语言文字有很大关系,而且我们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其时都是靠读这一本书来确立自己的政治信仰的,都是靠这本书来感动他们选择共产主义这条门路的。
如果共产党宣言写的干巴巴枯燥无味,我预计共产党宣言影响不了这些青年,像毛主席邓小平这一大批老革命家,正是那种年月,看到这样的文字,马上热血沸腾,所以,我建议同学们要看一看读一读共产党宣言,很是漂亮,把宣言的文体写成这样,确实是一种功夫,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盛宴。讲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我还要强调,语言文字是一种思维训练,一种思维条理,不管在哪个行当,哪个部门,我们经常说某某向导水平高,某某向导水平低,某某向导啊真有水平,你仔细想水平体现在那里,它就是一种思维条理,你经常运用语言文字思考写作,你思维训练的多,你思维条理就上去了,思维条理上去了,你无论干哪个行当,都不会差到哪儿去。
不知你们注意没有,美国社会,昨天是大学教授,今天就可以到政府内阁当部长,他把技术性的工具看的很淡,甚至忽略不计,他就以为人的思维条理上去之后,你不管干什么,技术性的工具很快就能熟悉,但思维条理不是一天两天能提高的,所以他们用人是秉持这样一个观点,基辛格原来是大学教授,厥后成为了国家宁静助理,厥后成为国务卿,美国国防部部长,有几个当过兵,有几个打过仗的,没有!它是文官制度,所以人的思维条理一上去,不管向导什么,都不会错到哪儿去。强调语言文字作用不是说狭义的把语言文字训练好,这固然是一方面,但主要讲的是语言文字能训练思维,语言文字写作,能提高你的思维能力,思维条理上去之后,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市上境界上条理。4高度重视技术性因素在新闻事情中的影响技术性因素在我们已往的观点中是处于下一个层面的, 它和政治、经济、文化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我就以为现在时代差别了,这个观点也要变。
要重新评估技术性因素在各个方面的影响。互联网技术对人的改变何等大。从前,政治性因素很重要,现在技术高度蓬勃之后,技术性因素上升了,有的时候,技术就是政治。
它们的边缘越来越淡化。技术自己就是政治,有时候自己不是但决议政治,这是以前没有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不高度注意技术性因素的影响,恐怕就要吃大亏。
好比说我举个例子,突尼斯的政权更迭,大家都知道,就是因为一个大学结业生,失业后摆个地摊,城管粗暴执法,这个大学生不堪羞辱,自焚了。在互联网高度蓬勃的这个时代,在美国脸书推特的怂恿下,一个政权一瞬间就颠覆了。
你想想,这么个小事儿,如果不是互联网时代,不是推特脸书的推波助澜,政权不会颠覆。技术性因素上升后,把政治成本险些降到了0。想想中国革命,1921年我们中国共产党建立,1949年才取得革命胜利,28年艰辛卓绝的斗争,一个首脑,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另有一条正确门路,还要奋斗28年,你这个成本有多高啊。现在颠覆一个政权可以只用零成本。
所以在这种技术性因素上升的情况下,确实,我们不光要讲政治,还要适当讲技术。西方人把技术因素看得很重,以为颠覆一个政权,既可以从政治上也可以从技术上,可能放在越发重要的一个位置。
因为技术可以突破你的政治领土。这跟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所差异有关,西方就更注重技术。以前有一个在美国居住了20多年的华人,他写过一本书,叫《人是靠不住的》,他讲的什么观点呢,美国这个社会他们的思维方式,喜欢从技术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
超市里对收银员总是把零钱往口袋里装,我们东方的传统思维里,肯定就是开会啊,说服教育啊,再不行就处罚啊,横竖就是这几招。在西方,从技术上解决,他发现了收银机,钱收支和收银机上吻合才行,你想拿也拿不走,从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对西方的这种思维模式也要学一点,他有用的工具我们不能一概排挤。
不要每次都从思想层面上思量问题,还要想措施从技术上解决问题,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强。5跳出新闻做新闻主要讲三个无关,一个是读一点与新闻无关的书,写一点与新闻无关的文章,做一点与新闻无关的事情。
读一点与新闻无关的书读一点与新闻无关的书,除了读新闻专业必读的书之外,还要读点哲学,读点经济,读点文学艺术之类的书。好比说哲学,我在解放军报社经常讲,一定要读点哲学,很多多少人以为哲学可能没有太大的作用,它是没有直接的作用。
可是同学们一定要读,它不能立竿见影,但间接作用不容低估。我强调读原著,读读马克思的,恩格斯的,像《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样的书,只管少读哲学教科书,因为哲学教科书不是说欠好,也不是说差池,它是把哲学有血有肉的工具,抽出了几根筋,很难啃,吃不下去,动不动就说几大纪律,几大特点这种工具,这个应付考试是可以的,但对人的实用功效作用不大。一定要读原著,原著的思想,文采都是原计原味出现,这样读起来就以为津津有味。
还要读点经济学方面的书,虽然你以后不从事经济事情,但我们现在是一个经济社会,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都离不开经济生活,不懂怎么办呢?经济是一个普遍性的工具,所以做新闻事情的,一定要读一点经济方面的书,这里还是要强调读原著,好比读亚当斯密《国富论》这样的原著,读原著是很是有收获的。我读亚当斯密这本书时,特别有感受,他说屠夫、酿酒商,面包师,他们做面包什么的都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为自己利益服务的同时也为他人服务了,这种互利的经济行为思想一下子就让你明确了。像这种工具,你读教科书,是绝对读不出来的。
我建议大家读文学艺术还读点诗。说实话,现在谁还读诗啊,可是读点诗是能滋润文笔的。
毛主席那些文章,什么看得见桅杆的航船,躁动于母腹中的婴儿……没有诗的基础绝对写不出来。前不久,我的一个朋侪,比力喜欢海子的诗,他有一次跟我说,让我给他写一幅书法作品,内容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我其时用楷书写,味道没出来。
厥后我就仔细琢磨这首诗,看了海子的配景,他是89年1月写这首诗的,89年4月卧轨自杀的,那也就是说,很有可能这首诗就是海子的最后一首诗,他把人间的温暖全部留下来了,他说:从明天起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关注蔬菜和粮食。他这么说,我就以为怪怪的,他后面还说,我要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流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我还要给生疏人一个祝福,我看了这些,就明白海子当年为什么想要自杀,后面我就用行草写出来这首诗,感受味道出来了。
就说书法和诗之间的勾连,就是从这首诗当中悟出来的。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搞新闻事情的人,要读点文学艺术,读点诗,之后你写的工具,明白的工具就纷歧样了。
写一点与新闻无关的文章第二点讲讲写一点与新闻无关的文章,搞新闻的,纷歧定天天写与新闻有关的文章,写一点与新闻无关的文章,文章多种多样,它既有同的工具,也有异的工具,同的工具相通,异的工具成障,文体之间是相互有勾连的。如果把种种文章都写一写,那么文章之间的壁障就买通了,不管写什么文章,都可以游刃有余。
两副笔墨我一直以为有个观点就是,你得有两副笔墨,一副是体制内的,一副是体制外的,体制内的笔墨它的语言体系是比力规范的,比力准确,比力全面,而且也是必须的,如果你不这么写,可能这个文章就通不外,就发不出去,这是个很基本的工具,安身立命的工具。一个实例记得香港回归那一年,我谁人时候还是个小编辑,我们其时的一个主任,厥后是我的前任总编辑,他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因为其时香港回归由他牵头搞报道,他亲自动手写了一篇评论员文章。已往评论文章都是评论部写,唯独这次是由他小我私家执笔的,其时文章写完之后他给我看,我看完之后以为特别好,写得特别文采飞扬,充满了激情和豪爽,它不是用体制内的笔墨写的,而是根据体制外的笔墨写的。
文章送到上面给退回来了,因为这个文体,它的革新需要上下联动的,你这边改了,他那里没改,人家一看这个不像评论文章的路数。他们说这个不行,似乎不像评论文章,不庄重,横竖不行吧,效果文章又退到评论部,评论部根据评论部已往体制内文章的思路,谁人章法,谁人写法改一改,改完就通过了。这是两个工具,一个是体制内的笔墨,一个是体制外的笔墨,我小我私家明白,要具备这两种笔墨之后,可以互补。
好比说体制内的文章,虽然说准确,全面,规范,经得起推敲,这个都没问题,可是我可以用体制外的那些工具,来滋润体制内的文章。有的时候我写的那些例行公事,反映比力好,我厥后想了想,什么好欠好,实际上我就是走了这么一条捷径,把我体制外积累的写个性化文章的那些营养补到体制内的文章中去了,所以他们看我写体制内的文章之后就以为我写的例行公事和此外例行公事不完全一个味儿,有一些此外味道。
所以我建议大家写点与新闻无关的文章就是这个意思,既要写体制内的文章,又要写体制外的文章,两副笔墨都要有,而且文章的体例涉猎的比力多,写文章的时候越发生动,不死板,要是就新闻写新闻,文章就容易写得比力死板,要是把种种文体都写一写,这样再去写新闻,感受就纷歧样,驾驭度也纷歧样。做一点与新闻无关的事情做新闻事情,不要强调一开始就一步到位,专业对口。像我小我私家的履历,我研究生读的新闻,在原总政办公厅干了七八年,做的可以说完全跟新闻事情无关,可是回过头来看,这几年所积累的工具完全可以拉入新闻事情内里来,它积累的这种政治素养、眼光,其实也应该算做新闻事情的。大家结业之后肯定面临着事情选择,也可能刚开始不是做新闻,做行政或是做此外事情,或是做经济事情都可以,回过头再做新闻,恐怕还做得更好。
或者说有的人刚开始做新闻事情,做一段时间之后又去做此外事情,回过头又到新闻岗位上来,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很有利益的工具,所以,不要把新闻事情看得很狭窄,做此外事情实际上也是为做新闻事情做储蓄。搞新闻也是这样的,搞新闻研究也好,从事新闻实践也好,很多多少人是中途转行的,而且转得很是乐成,是华美转身,有的开始就搞新闻事情的,以为实在是太对不住人了,人家一转行就到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上,我怎么搞了一辈子还到不了这个起点,其实就是这个原因。千万不要把很窄的新闻事情当做一个新闻事情,而要把新闻当做一个很宽泛的事情。
三个无关三个无关看似无关,实则是相关的,只是它不直接关联,而是间接关联,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多少人认为与新闻无关的文章、书、事情都跟新闻事情无关,所以在这个时候就不去涉猎了,在这个时候就停步了。很惋惜,往往就从这儿开始,就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你以为这三个无关确实与新闻无关,就不去涉猎它不去碰它,你就捆住了自己的双脚。恰恰是这些看似与新闻无关的工具,实际上是间接关联,那么我还是要涉猎它、触及它,这种人经常就容易走向乐成。爱因斯坦和胡适都说过人的差异在八小时之外。说是无关,其实关联度很强,甚至是息息相关,只是说因为它不直接关联,不像物质行为,一枪打已往鸟就死了,一刀砍下去树就倒了,不是一种直接关联,而是一种精神作用的历程,很慢。
就是因为慢,就是因为不直接,人们就忽略它,忽略它,你就会走在后面。所以,一定要坚持跳出新闻做新闻,做一种与新闻无关的事,写与新闻无关的文章,读与新闻无关的书,对做新闻肯定是大有利益的。
人物先容谭健将军,1981年结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新闻学硕士,高级编辑,少将军衔。解放军报社原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事情者协会副主席、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泉源:中国军网文字有删节)新闻事情的5种素质泉源:军报记者微信;转载请注明泉源。
本文关键词:betway东盟体育,推荐,谭健,将军,做,好新闻,事情,的,5种,素质
本文来源:必威一betway088-www.zhouyi3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