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4-88073207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内部发布 >

中国书论学习摘要并注解|必威一betway088

发布时间:2022-11-09 00:39   浏览次数:次   作者:必威一betway088
本文摘要:中国书论学习摘要一、论书法之本质与功效1、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蔡邕《九势》①肇——起始、起源。②阴阳——指自然界万事万物中内含的两大对立面。我国古代哲学认为阳动阴静、阳刚阴柔、阳实阴虚等等,宇宙中无物、无时、无处不包罗着这种对立统一。 在书法中体现为黑白、刚柔等等。③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人。 东汉末年书法家、音乐家、文学家,也是我国最早的书法理论家。

必威一betway088

中国书论学习摘要一、论书法之本质与功效1、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蔡邕《九势》①肇——起始、起源。②阴阳——指自然界万事万物中内含的两大对立面。我国古代哲学认为阳动阴静、阳刚阴柔、阳实阴虚等等,宇宙中无物、无时、无处不包罗着这种对立统一。

在书法中体现为黑白、刚柔等等。③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人。

东汉末年书法家、音乐家、文学家,也是我国最早的书法理论家。【按】蔡邕的九势是古代书论中最早对书法形势美举行研究的著作、它启发我们:书法形式美。

漂亮除去其造型特点外,感动人心的基础原因在于“肇于自然”的“阴阳”,即相反相成的黑白对比。书法中的阴阳——黑白的相互对立,牵制,烘托,消长等,这一对矛盾的生长变化,组成了书法艺术美的基础。蔡邕的“书肇自然”说,又是从哲学的角度,支出客观自然是书法的本源,同书艺“发于心源”说相对应,至今仍在中国艺术和美术史上闪耀着色泽。

蔡邕书法《熹平石经》局部2、书者,散也。……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也。蔡邕《笔论》①散——自己不羁绊自己。

《荀子*劝学》:“不隆礼,虽察辨,散儒也。”注云:散,谓不自检束。②须入其形——必须将人或自然的某种形态化入其中。【按】蔡邕给书法下了个界说——“散”,即“不自检束”。

“不自检束”则可进入抒情状态。书法具有抒情的功效,这是书法作为艺术的先决条件之一。

同时,由于书法艺术以来自自然形象却又远离了自然形象的字体造型,抽象线条作为艺术质料,所以:“为书之体,须入其形”,每一个字或笔画似乎都成了有生命的个体,“若左若行”、“若愁若喜”,他们被赋予作者的生命和情感。于是,那些“纵横有象”的线条、图案。

变作了一种容纳作书者富厚情感并向浏览者通报某种情感的艺术形式。3、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义以见其志,览之即令了然。……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明白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不行议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张怀瓘《书议》①杳冥——高远、不易见到的地方。②张怀瓘——生卒年不详,约运动于唐玄宗开元至唐肃宗乾元年间。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唐代良好的书家、书法理论家。

所著书法理论颇多,有《书议》、《书估》、《书断》、《文字论》、《六体书论》等,代表了唐代书法理论的最高水平。【按】书法有似“无声之音”——这在中国古代书论中,是第一次将书法和音乐相比。在形式上,书法和音乐都讲求章法、节奏、旋律、对称和呼应等。

一帧优秀的书法作品如同一支优美的乐曲,力度上有强弱、刚柔,速度上有急缓、断续,结构上有起伏、热潮与低潮等,其富厚的节奏感,给人以音乐美的享受。所以有的学者人为,同书法最相似的艺术是修建和音乐。

4、形见曰象;书者,法象也。心不能妙探于物,墨不能曲尽于心,虑以图之,势以生之,气以和之,神以肃之,合而裁成,随便所适;法本无体,贵乎会通。

……其趣之幽深,情之比兴,可以默识,不行宣言。张怀瓘《六体书论》①肃——引导。②会通——凭据情况灵活处置惩罚。

③比兴——本是诗经六义之一。比是比喻;兴是起兴或发端、先言他物以引入正题。④识——记着。

5、夫“文字”者,总而为言,包意以名事也。……得之自然,备其文理,象形之属,则谓之“文”;因而滋蔓,母子相生,形声、会意之属,则谓之“字”。字者,言孳乳浸多也。

题之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舒也,著也,记也。张怀瓘《书断》①孳乳浸多——孳乳,滋生增益;浸多,逐渐增多。

【按】这段话的最后一句引人注目。“著”、“记”属于书法的实用功效。“如”、“舒”属于书法的审美功效。而“如”涉及文字的象形与书法的形象;“舒”则涉及书法的抒情性(书法在表达情感上具有很大的自由)。

6、文则数言及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得浅易之道。张怀瓘《文字论》【按】张怀瓘所说的“浅易之道”,现在我们可以作出新的解释:书法形象是对客观事物星星的高度民主归纳综合和抽象。一个字或者几个字成不了文学作品;一个音节或几个因符成不了乐曲;但几个字甚至一个字却可以成为书法艺术品。

庞大的归纳综合性和奇妙的抽象性使书法成为一种最精练的艺术。7、文章之为用,必假乎书,书之为征,期合乎道,故能发挥文者,莫近乎书。……及夫身处一方,含情万里, 标拔志气。黼藻情灵,披封睹迹,欣如碰面,又可乐也。

张怀瓘《书断》①假乎书——借助于书法。②征——验证。③标拔——高举、激扬。④黼藻——原指华美的辞藻。

这里是使情感优美的的意思。⑤披封睹迹——打开卷轴,细看墨迹。

【按】唐代的书法理论同魏晋时代相比有较大的突破,张怀瓘是其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这段话中,明确指出:书法不仅可以纪录古今的人事原理,有实用价值,而且能够:“含情万里, 标拔志气。

黼藻情灵”,即能够引发人们的志气、陶冶人们的心灵,具有美育的功效。同时,书法还让人“可乐”、供人浏览。

这些都是书法的艺术功用。在张怀瓘之前的书论中,还未曾有过如此深刻叙述。8、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固张旭之书,变更犹鬼神,不行眉目。韩愈《送高闲上人序》①张旭——字伯高,吴郡人。

生卒年不详,主要运动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工诗书,为草书大家。其。


本文关键词:中国,必威一betway088,书论,学习,摘要,并,注解,必威,一,betway088

本文来源:必威一betway088-www.zhouyi339.com